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13管理科学毕业论文提纲(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提纲
- 12/09管理科学论文库(管理科学论文库官网)
- 12/07应收账款答辩可以提的问题
- 10/26新装备的“增产降本经”——安徽秋收秋种见闻
- 09/27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首批现代化智能钢筋加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领头雁”(政策解读)(2)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制度创新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也要顾及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外部环境。”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要求,也是促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夏期间,山东省沂南县鑫隆家庭农场迎来丰收。“今年天气干旱,好在种植科学,管理有方,小麦亩产达到1200斤,粮仓里都快装不下了!”负责人王占友自豪地说。经过近10年发展,他所经营的农场陆续购进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生产设备40多台套,覆盖了种植、加工、购销、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还为周边乡亲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通知》提出,深化社企对接,激发主体活力。孔祥智表示,现实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都属于小规模甚至小微规模,自身发展能力弱,必然面临着贷款难、市场影响力不足等短板。借助各类大型企业赋能,有利于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难以克服的小规模难题,顺利对接大市场,而企业也能加速布局农村市场,实现优势互补。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参照国际上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已经进入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的新阶段。”张天佐介绍,《通知》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对于推动主体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能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文章来源:《现代管理科学》 网址: http://www.xdglkxzzs.cn/zonghexinwen/2022/0711/624.html